广纳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元融合 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0:24:00    

人民网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黄盛、实习生朱超)从国产大飞机、大型船舶家族不断“上新”,到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火爆出圈,一系列创新成果密集“刷屏”的背后,创新链的好技术正加速转化为产业链的新应用。

在这背后,“双链融合”趋势下的创新链与产业链正寻求有机结合、协同发展,让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勃勃生长。业内专家对此向记者表示,“双链融合”是实现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与产业链不再“相望难相见”。

“双链融合”日益向深度发展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科技创新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合作走向深化,推动“双链融合”深度发展。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颜明峰向记者表示,创新链和产业链在问题导向和自身特性上存在天然差异。前者强调未来、不确定性、个性;后者注重当下、确定性、统一规模和标准。当下不仅要认识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差异,还要认识到不同产业链的差异和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创新范式的差异。“双链融合”不仅仅是“双链”的结合,更是“创新网”和“产业网”两张网的结合,其复杂程度远超当下已有的实践。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王玉荣告诉记者,实现“双链融合”,需要更多创新链上的“高能级”机构和产业链“链主”加强了解,逐步深化合作。在“双链融合”中应当重视设计先行,建设和运营不贪多求大,要滚动发展。

多环节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科技成果转化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受访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基础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的能力仍然偏低,制约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将持续成为“双链融合”的关键。

颜明峰表示,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服务,更是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当首先提高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在成果产生阶段将产业链融入科学研究中,使得科技成果能够反映当前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次,应当发挥技术转移机构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市场资源,提高成果转化的流动率。此外,还要完善成果转化的评价评估体系,提升转化的效率和概率。

王玉荣认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应当将技术应用和降本增效的商业价值联系起来。以产业互联网的设计运营为例,在数字化云仓的建设中,企业只有利用物联网技术管好仓储,才能提升企业自身信用,从银行获得供应链信贷资金。这样的逻辑促使企业重新思考技术革新的意义:新技术的应用并非“为技术而技术”,而是为了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在技术向商业价值转化的中间环节多加发力,能够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不同主体协同推进多元融合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下“双链融合”还存在堵点、卡点,需要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和产业生态,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颜明峰提到,各级管理机构在“双链融合”中可以“两端发力”,通过资金、规则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一方面鼓励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另一方面鼓励产业链拥抱创新链。

王玉荣认为,目前我国出台的高质量发展政策为“双链融合”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还可以通过重点建设土地、资金、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使得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能够有规律、有系统、有组织地发生,以确定性克服内外部环境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

在“双链融合”中,技术转移机构首先可以服务于产业链需求的挖掘,在传统产业链升级改造和产业链的“延链强链”中发掘更多资源以服务产业链链主及生态企业。颜明峰表示,技术转移机构在创新链向产业链的对接过程中,可以提供各类的服务集成,加速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机构还可以通过建立科技成果的确权和估值体系,吸引更多资本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双链融合”的过程。

还有专家表示,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的背后,是对产业规律、创新规律、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让创新更好赋能产业,产业更好激发创新,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培育更多向“新”求“质”的发展动能,将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关文章
  • 在乌蒙山腹地,位于滇、川、黔三省交界的城市昭通,正以科技创新引领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白鹤滩水电站的集运鱼系统为江河生命开辟了洄游通道,赤水河流域通过系统治理完善水生生态链条,药山人工扩繁“植物界大熊猫”巧家五针松,大山包为黑颈鹤越冬“温柔留白”,守护着这片宁静港湾。《绿水青山
  • 观点网讯:8月28日,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上海临港产业园区业务新增土地储备面积为3.05万平方米,无新开工面积,而竣工面积约为24.88万平方米。在销售方面,产业园区业务签约销售面积约为3.96万平方米,签约销售合同金额约为9
  • 为持续深化“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理念,近日,福建建瓯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瓯市芝山街道办事处、建瓯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共同举办“我与老兵面对面”座谈会暨“福军e贷”现场推介会。活动聚焦精准服务退役军人核心需求,通过政策宣讲、政银合作、现场授信等方式多维发力,有效搭建沟通桥梁,破解发展难题,
  •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深海绿港 丝路赋能”实践团远赴秘鲁,先后访问了太平洋大学与天主教大学,通过举办“上海交大日”(SJTU DAY)系列活动,与当地师生围绕绿色港航发展及钱凯港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这场跨越太平洋的交流,不仅加深了中秘两国青年的相互理解,也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务实合作描绘了新的蓝
  • 8月25日上午,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海关守护国门安全、促进高质量发展成就。会上,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介绍,“十四五”以来,海关对外签署合作文件519份。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比重超过一半,与东盟、拉美
  • 民进党力推的首轮“大罢免”在7月26日结束,蓝白阵营取得“25比0”全胜士气大振,而这一惨败让绿营遭遇“八级政治强震”,时任民进党秘书长的林右昌于两天后请辞获准。赖清德8月20日宣布新的人事布局,由前内政部门主管、目前在电视台主持政论节目的徐国勇接任民进党秘书长。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蔡英文时期,赖清德
  • 8月21日上午,2025年金湾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金湾区委书记梁耀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军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文莱、区政协主席陈国政出席会议。会议现场梁耀斌指出过去两年多来,金湾区坚持从实际出发,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蹄
  • 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8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有关情况。封面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5中国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9月25日在湖南常德正式开幕,论坛为期2天,将探讨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分享生物制造前沿成果,探讨加快科
  • 大众网记者 武文惠 通讯员 李长城 潍坊报道技能照亮前程,成就精彩人生。在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的实训车间与教学课堂上,活跃着一批深耕专业领域的技术能手。他们以过硬本领斩获国家级、省级荣誉,以匠心育人培育技能新星,更以专业所长服务企业发展,成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近期,学院推出“能手说技”特别专题,
  • 最新文章
  • 拟投资62亿!预计年产值29亿元!新增5000+就业岗位!这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来源于3月20日的正安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此次集中签约共10个项目,拟投资62亿元,涉及以竹代塑、能矿产业、工业制造、城市更新、农业产业、吉他制造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夯实了正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10个
    2025-03-26 00:27:05 100浏览
  •   3月20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乡村酒店发展大会在惠州召开。来自全国的文旅行业领军者、专家学者及地方政府代表等350余人齐聚一堂,共绘乡村酒店产业发展蓝图。会上签约文旅意向项目14个,为惠州打造广东省乡村酒店第一高地加力提速。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乡村酒店发展大会现场。惠州日报
    2025-03-24 11:56:36 100浏览
  • 记者3月18日从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银川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高桥二期正式开始申请购买。该项目计划新建752套保障性住房,户型为三室两厅一卫和三室两厅两卫,套型建筑面积100~120平方米,意向销售价格每平方米5500元左右。据介绍,该住房项目位于银川市金凤区南部,预售时间暂定于20
    2025-03-26 00:29:39 100浏览
  • “双流好市·龙桥集”效果图。从3月28日起,龙桥路奥特莱斯商圈的“游商”们将有固定经营点位了!在位于奥特莱斯对面的“双流好市·龙桥集”,小商贩们将在这里集中开展经营活动。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龙桥路附近,“游商”随意设摊,破坏城市美观和环境卫生,也严重影响道路通畅和市民出行。同时,这些“游商”也给附近
    2025-03-26 10:51:50 100浏览
  • 来源|都市现场综合今天(21日)#落水人员称丁禹兮是超级英雄#词条冲上热搜据爆料,3月17日,丁禹兮在《南部档案》片场拍戏时,有工作人员落水,男演员丁禹兮第一时间冲出去,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救助落水人员,确认工作人员安全后转身默默离开,视频曝光后引发热议。疑似落水人员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小丁称:“有幸被丁
    2025-03-24 12:00:10 100浏览
  • 全市广大城乡居民朋友:春风拂面,清明将至。在这个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低碳、安全有序的良好祭祀氛围,我们向各界发出倡议:一、倡导文明祭祀。提倡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寄、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祭扫,自觉遵守森林草原防灭火规定,在墓地、林区、草场、田
    2025-03-26 10:55:03 100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