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纳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谢振醒:从 “田间地头” 到 “振兴高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0:34:00    

驻马店网讯(记者 刘永奇)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肩负使命,告别城市的喧嚣,深入贫困乡村,用汗水和智慧浇灌着希望的田野,退伍军人谢振醒就是其中的光荣一员。从2021 年 7 月驻村开始,作为驻马店市水利局驻上蔡县老李村第一书记,他就怀揣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乡亲们的深情,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谢振醒深知,乡村振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行动。上任伊始,他便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与村民们深入交流,考察村庄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仔细观察村里的产业发展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他发现村里的大棚果蔬种植虽有一定基础,但传统种植方式效率低下,村民收入难以提升。

简易大棚无法有效控制温度和湿度,导致果蔬品质参差不齐;种植模式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面对这些严重制约了村民收入的提升的问题,他果断地带领村 “两委” 干部和种植大户,踏上了外出 “取经” 之路。他们先后走访了多个种植产业发达的地区,每到一处,都认真学习当地的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发达地区现代化的种植基地里,智能温控系统可以根据果蔬生长的不同阶段,精准地调节温度和湿度;光电监测则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提前采取防治措施。先进科学的技术设备,完善细致的管理经验让村民们大开眼界,也让谢振醒更加坚定了带领老李村走向现代化种植道路的信念。

从外面学习回来后,谢振醒一刻也没有耽误。他迅速行动起来,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资金援助,带领村民对村里的简易大棚进行升级改造。在改造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的理念,采用环保材料和科学的种植方法,确保果蔬的品质。为了创新传统种植模式,谢振醒还推动种植户积极引入吊蔓种植技术。以西瓜种植为例,过去都是传统地种,瓜藤在地上蔓延,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吊种方式则让西瓜藤沿着支架向上生长,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还便于管理和采摘。

刚开始推广吊蔓种植时,很多村民心存疑虑,担心这种新的种植方式会影响产量。谢振醒主动带头示范,在自己负责的大棚里进行吊蔓种植试验。他每天精心照料瓜苗,记录生长情况,还邀请农业专家前来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试验取得了成功,吊蔓种植的西瓜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口感更加甜美。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村民们纷纷效仿,很快,老李村实现了西瓜种植由传统地种到吊种的转变。

这一转变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西瓜的销路拓宽了,价格也提高了,村民们的收入大幅增加。尝到了甜头的村民们积极性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大棚种植的行列中来。在谢振醒等人的带领下,老李村的大棚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 70 多亩发展到如今的 1700 多亩,亩收入也从8000 元大幅提升至1.5万元,最高甚至可达3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谢振醒还积极推动品牌建设。他帮助村民申请农产品商标,设计了精美的特色包装,让老李村的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如今, “五龙西瓜” 和 “五龙辣椒”这些特色农产品质量和品质赢得了广大客户和消费者的认可,不仅走出了河南,还畅销湖南、上海等地,这些品牌也成了当地特色种植产业的金字招牌。

如今,“五龙西瓜” 和 “五龙辣椒” 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金牌产品,每到成熟季节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随着产业的发展,老李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2022 年以来,上蔡县五龙镇老李村连续三年荣获河南省 “五星党支部” 称号。

如今,村民们感慨地说:“过去靠天吃饭,收成不好就只能发愁,现在靠技术赚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驻村工作几年来,谢振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军人 “退役不褪色” 的精神,他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老李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 “甜蜜” 之路。如今,虽然谢振醒已经任期结束,但谈起未来,谢振醒信心满满地表示,将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等着老李村的村民们,他也将立足实际,继续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而不懈努力。

相关文章
  •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水果越来越甜了?阳光玫瑰葡萄、蜂糖李一类的网红水果都主打“纯甜”也就算了,普通水果也通通变甜了。吃两片西瓜,像在喝糖水。啃一口哈密瓜,甜得简直能榨糖。就连不是以甜为主风味的蓝莓、火龙果、李子、橘子们也纷纷走上了变甜之路。过去,我们买水果时总要问一句“不甜包退吧?”现在根本不用问,
  • 长江商报特派记者 李璟 汪静 发自湖北恩施立秋刚过,“华中药库”的山野田间,板党绿苗藤蔓如织,清香氤氲。“中国板党之乡”产业复兴的车轮,随着“寻荆楚美味 品鱼米之香”活动的启动加快了转速。8月12日至13日,湖北省农民合作社好食材品牌培育活动恩施站活动走进恩施州恩施市板桥镇。来自全省各地的100多名
  • “如果不是他那一推,我也倒在那片废墟下了……”病床上,彭志良的声音嘶哑,每一字都裹着沉重的痛与感激。8月6日,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山体突然垮塌导致7人遇难,其中一人就是汤伟鹏。危急时刻,汤伟鹏的用力一推,推出了生与死的界限,他永远长眠地下,生的希望给了同伴。汤伟鹏,生前是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治保队的一名
  •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兴平市丰仪镇积极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依托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大力推广规模化种植麦芹,不断加码麦芹特色产业兴农富农的影响力,解锁乡村振兴“新密码”。8月7日,记者走进丰仪镇温新村的麦芹种植基地,一排排麦芹新鲜水嫩,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为确保新鲜的
  •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通讯员 邓和明 李桥生 郴州报道入秋后的嘉禾县珠泉镇石丘村,骄阳似火,湖南鑫泉科技有限公司第四期项目建设现场更是热气腾腾,260多亩的工地上,挖掘机、推土机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这片曾经承载着村民复杂情感的土地,如今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着石丘村攻坚克难的决心与成效。时间
  • 俯瞰金田新村。本报记者 才贡加 摄 盘绣串起幸福生活。本报记者 张多钧 摄 牛羊肉包装。本报记者 咸文静 摄本报记者 张多钧 咸文静“班彦,一个感恩的地方!”炎炎夏日,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村委会大楼上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朴实的标语是村民由衷的心声。这份感恩,源于乡亲们告别穷山沟、
  • 岳阳晚报7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方芳)为加强行业交流,挖掘地方文旅资源,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7月25日,岳阳市文化产业协会组织20余名会员单位代表赴临湘市大石坳仙境景区,开展“寻韵大石坳·赋能新文旅”文化探访与产业交流活动。活动当天,会员代表们在协会会长彭浪英、副会长任言志的带领下,实
  • 近年来,各地文旅宣介百花齐放,淄博凭借特色烧烤,在2023年春天迎来“进淄赶烤”的泼天流量;“中央大街铺地毯”“冻梨切片摆盘”等“宠爱”游客行为,为哈尔滨开启了爆火之路;四川甘孜的局长躬身入局、马上变装的视频更是频频登上热搜。面对文旅百家争鸣,如何花式破圈的课题,广发信用卡在广发商城相继推出六个“地
  • 7月16日上午,延安市宝塔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冯晓彬前往包联村——姚店镇前四十里铺村党支部开展走访调研工作。延安宝塔法院党组成员白春杰、姚店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刘利斌、驻村干部和村委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冯晓彬与镇领导、村干部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待遇
  • 最新文章
  • 拟投资62亿!预计年产值29亿元!新增5000+就业岗位!这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来源于3月20日的正安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此次集中签约共10个项目,拟投资62亿元,涉及以竹代塑、能矿产业、工业制造、城市更新、农业产业、吉他制造等相关产业,进一步夯实了正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10个
    2025-03-26 00:27:05 100浏览
  •   3月20日,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乡村酒店发展大会在惠州召开。来自全国的文旅行业领军者、专家学者及地方政府代表等350余人齐聚一堂,共绘乡村酒店产业发展蓝图。会上签约文旅意向项目14个,为惠州打造广东省乡村酒店第一高地加力提速。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惠州)乡村酒店发展大会现场。惠州日报
    2025-03-24 11:56:36 100浏览
  • 记者3月18日从银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银川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高桥二期正式开始申请购买。该项目计划新建752套保障性住房,户型为三室两厅一卫和三室两厅两卫,套型建筑面积100~120平方米,意向销售价格每平方米5500元左右。据介绍,该住房项目位于银川市金凤区南部,预售时间暂定于20
    2025-03-26 00:29:39 100浏览
  • “双流好市·龙桥集”效果图。从3月28日起,龙桥路奥特莱斯商圈的“游商”们将有固定经营点位了!在位于奥特莱斯对面的“双流好市·龙桥集”,小商贩们将在这里集中开展经营活动。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龙桥路附近,“游商”随意设摊,破坏城市美观和环境卫生,也严重影响道路通畅和市民出行。同时,这些“游商”也给附近
    2025-03-26 10:51:50 100浏览
  • 来源|都市现场综合今天(21日)#落水人员称丁禹兮是超级英雄#词条冲上热搜据爆料,3月17日,丁禹兮在《南部档案》片场拍戏时,有工作人员落水,男演员丁禹兮第一时间冲出去,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救助落水人员,确认工作人员安全后转身默默离开,视频曝光后引发热议。疑似落水人员在评论区留言感谢小丁称:“有幸被丁
    2025-03-24 12:00:10 100浏览
  • 全市广大城乡居民朋友:春风拂面,清明将至。在这个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推进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低碳、安全有序的良好祭祀氛围,我们向各界发出倡议:一、倡导文明祭祀。提倡采取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寄、网络祭祀等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祭扫,自觉遵守森林草原防灭火规定,在墓地、林区、草场、田
    2025-03-26 10:55:03 100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