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法律知识还能这样学,案例分析让我一下子明白了日常经营里容易忽略的风险点。”在2025年三亚市旅文行业普法暨旅游统计培训班上,参训学员纷纷发出感叹。随着第15个“中国旅游日”临近,三亚的旅游从业者正掀起一股火热的“充电潮”,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近日,由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主办的“2025年三亚市旅文行业普法暨旅游统计培训班(第一期)”开班,近500名法治联络员与涉旅企业代表围坐一堂,屏幕上滚动播放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解读视频,配合着讲师生动的案例剖析,让晦涩的条文变得鲜活起来。“这样集中‘充电’的机会宝贵且实用。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每一笔订单、每一次接待都和法规紧密相连。”学员反馈,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加深了对涉旅法律法规和统计知识的理解,还掌握了许多可应用于实际工作的合规经营方法。据了解,自2021年组建全省首支“旅文行业法治联络员”队伍以来,三亚已将普法工作融入企业、乡村、社区和景点的肌理,凭借扎实的法治建设,连续斩获“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七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
在西岛景区的“服务礼仪提升训练营”,学员的欢声笑语与专业指导声交织成独特的风景。身着统一制服的员工正分组进行场景模拟:如何用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化解游客的焦急?怎样通过标准的手势引导游客体验非遗项目?景区创新引入DeepSeek+AI技术,让员工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端进行个性化学习;选拔出的内训师则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将“相信善念、发现善念”的服务理念融入每一个服务细节。“现在我们连帮游客拍照的角度、推荐美食的话术都有标准流程了。”一位学员自豪地展示着手中的服务手册。
前不久,三亚银泰阳光度假酒店宴会厅举办了一场中西餐服务技能培训。西餐区,学员们用镊子精准调整刀叉间距;中餐区,色彩斑斓的餐巾在学员指尖翻飞,化作孔雀造型。“摆台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对细节和美感的追求。”授课老师一边示范一边强调。培训特别对标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从餐具定位误差到酒水搭配逻辑,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1月“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开启以来,三亚围绕服务升级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1月23日,“轻松游三亚”行李托管服务上线,游客抵达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或火车站后,只需扫码下单,顺丰速运便会依据需求,将行李准时送达酒店;返程时,在酒店前台即可完成寄件,全程录音录像保障安全。目前已服务超22万人次,真正让游客实现“解放双手,轻松出行”。
与此同时,“伴游·三亚”入境智能手持设备也启动内测,为境外游客提供移动支付、信息查询、导航、翻译等多元服务。境外游客支付押金后,设备钱包充值即可用于线下扫码支付,上百种语言翻译、多语言离线地图导航等功能一应俱全,不少外国游客试用后赞不绝口。
在提升服务硬实力的同时,三亚在软实力上也没落下。全市56个涉旅部门、12万家涉旅企业积极响应,推出128项服务提升举措。从“最美三亚旅游人”选树,到百名“旅游服务质量体验官”招募、“100个金点子”征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为旅游服务出谋划策。各景区、免税店、海鲜广场等旅游消费场景,也纷纷开展服务培训,提升人员素养,完善设施建设。
从法规学习到技能提升,从硬件升级到服务优化——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彰显着三亚对旅游品质的不懈追求。当旅游旺季的浪潮再次奔涌而来,三亚将以更加优质、贴心、多元的旅游服务,迎接八方来客。
来源: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刘盈盈
编辑:赵世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