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肖煊一
智慧化导览、分众化讲解、个性化服务,让游客沉浸式感受红色旅游的魅力。今年“五一”假期5天,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游客人数达到9.2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青少年游客占比显著提升。
“扫码就能听讲解,还能选不同版本,特别方便。”5月3日,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先生在刘少奇同志生平陈列馆入口处扫描二维码,立刻调出了AI智能语音导览。
今年,刘少奇同志生平陈列馆新增AI智慧讲解系统,覆盖全馆70余处重点展陈点位,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同时,馆内6台智能导览数字人“小九”成为“带娃神器”,不仅能规划路线、问答党史知识,还具备文物拍照识别功能。
据该馆技术负责人介绍,“小九”的讲解内容经过海量文献训练,可根据游客年龄自动调整深度,成为许多家庭参观的贴心向导。不少游客反馈,结合AI导览与人工讲解的参观方式,让青少年更易沉浸于红色历史中。
虽然智慧服务全面覆盖,但馆内仍保留了20余名专业讲解员,在“五一”假期增设了每日6场定时讲解服务。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采取“党员深度讲”“亲子互动讲”“学生研学讲”等多元形式提供讲解服务。当讲解员讲到少奇同志睡门板、挑粪便体察民情时,很多游客红了眼眶。来自北京的刘女士表示:“情景式讲述让历史‘活’了,孩子说比刷短视频更有收获。”
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是景区另一道风景线。今年,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面向社会招募了64名志愿者,分布在文明劝导、咨询引导、展厅讲解、视频剪辑等岗位,日均服务超过8小时。“虽然累,但游客的每声谢谢都让我充满动力。”小学生志愿者刘沐晨笑着说。此外,景区在排队区加装了遮阳棚,并设立“便民服务站”免费提供雨具、应急药品及轮椅等,细节之处尽显人文关怀。
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聂勇表示,面对“五一”假期的大客流,该馆通过智慧系统实时监控人流密度,动态调整讲解场次和观光车频次,确保参观安全有序。“我们将继续以智慧化建设为抓手,让红色资源‘动’起来、服务‘暖’起来,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