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李青蓉 罗晓文
“明天要抽血,今晚8点后不要吃东西。”这是住院时护士常说的话。但关于空腹抽血,大家总有各种疑问:一口水都不能喝吗?吃药算不算进食?今天,我们就邀请长沙市第一医院专家,来揭开空腹抽血的神秘面纱,解析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空腹抽血的科学原理:为什么必须“饿肚子”
空腹抽血是为了让血液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基础状态”,避免食物干扰检测结果。
举个例子:吃完一顿火锅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可能飙升到空腹时的数倍,导致“假性高血脂”。
必须空腹的项目:血糖、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肝功能(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酸)等。
例外情况:血常规、血型、激素类检测(如甲状腺功能)通常无需严格空腹。
常见误区澄清:这些行为可能坑了你
1、“空腹=滴水不沾?”少量白水可以喝!
允许:抽血前2小时可喝少量白开水(≤200ml),缓解口渴或服药需求。
禁止:咖啡、茶、饮料(含糖或添加剂)会改变血液成分,必须避免。
案例:张阿姨因晨起喝了一杯蜂蜜水,导致血糖检测值虚高,被误诊为“糖尿病前期”。
2、“空腹越久越好?”——超过16小时反会失真
长时间饥饿>16小时,可能引发低血糖、酮体升高,干扰肝功能、电解质等检测结果。
建议:空腹要求至少禁食8小时,以12-14小时为宜。
3、“抽血前停药更准确?——慢性药不能随意停!
需停药:维生素C、保健品可能干扰部分检测,需提前咨询医生。
不能停:降压药、降糖药、抗栓药等需正常服用,避免疾病波动风险。
检验前24小时“禁忌清单”:这些事千万别做
抽血后必做3件事
按压止血:用棉签按压针眼5分钟(勿揉搓),避免淤青。
及时进食:优先选择温热的粥、面包,避免空腹过久引发不适。
观察状态:若出现头晕、冷汗,立即坐下并补充含糖食物。
空腹抽血不是简单的“饿肚子”,避开误区,科学的准备才能让结果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