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演奏注重外在的丰盛,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情感。现在我经常觉得,我演奏音乐不只是无法用语言表述,表达情感也不是我的重点,好的作品仿佛在更深的层面有东西在等着我。就让心带着我的手指,带着我的音乐,带着我的体悟,投入每一瞬间,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施坦威艺术家、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谢承峯说。
继2023年发行首张钢琴演奏专辑《告别》后,谢承峯的第二张钢琴演奏专辑《丰盛》依然由上海音乐出版社推出。5月11日,《丰盛》首发式在施坦威之家(上海)举行,聚焦拉赫玛尼诺夫与肖邦的经典作品,谢承峯剖析了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繁杂表象下的简洁内核、肖邦作品如何构建宁静空间等话题。为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他结合谱例,现场演奏了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奏鸣曲》部分片段和肖邦《前奏曲》。
在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取得钢琴演奏专业博士学位的谢承峯,是一名学者型演奏家,他善于将教学与演奏中的哲思转化为富有哲理的文字,兼具演奏高度与学术见解,在华东师范大学为研究生开设的“钢琴作品文献”“钢琴教学法”“键盘表演实践”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除了出版两张钢琴演奏专辑,他还创作了畅销书《漫游黑白键》,多次担任“尚音堂艺术直播沙龙”主讲人。今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他带来一场“丰盛——钢琴独奏音乐会”。
作为谢承峯的第二张钢琴演奏专辑,《丰盛》凝结着他多年来的音乐积累与人生感悟。正如他在专辑中所表达的:“我们是如此幸运,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给我们带来一种内在的满足感和一种超越物质的充实感。它既包含局限与无限,也容纳相对与绝对,可以在意识的想象中充分展现我们的灵感,更是我们进一步体会‘丰盛’的重要载体。繁杂的音符其实都是由最基本的元素构成的,紧张又充满压力的生活,亦潜藏着轻松自在的生命本质。”
谢承峯、杨燕迪对谈
音乐学家、批评家、翻译家杨燕迪,上海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赵小红,中央音乐学院录音师张远共同见证了《丰盛》的首发。现场对谈中,杨燕迪建议爱乐者多阅读,多走进音乐厅,“尽管网络时代接触音乐更为便捷,但现场音乐会仍然具有不可替代性,沉浸式氛围能让观众全身心投入,感受音乐传递的独特信息”。阅读对理解音乐同样重要,“音乐学研究能为听众提供丰富语境,建议大家多读音乐史、作曲家传记等,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文化氛围,更好地欣赏经典作品”。
为乐迷签售
原标题:《施坦威艺术家谢承峯:从古典乐中体味生命“丰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