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转型的成败不在于是否“掉价”,而在于能否通过技术赋能、产品创新和生态整合等在烟火气中重塑价值。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陈长
近日,郑州网友晒出永和铂爵国际酒店在自家门口摆摊的照片,引发热议。摊位上售卖的卤味凉菜价格亲民,如手工素包2元/个、鸭翅2元/个、鸭脖10元/3个、爆炒花甲15元/份等。相比之下,该酒店行政铂爵套房标价为1800元/晚,自助餐人均消费达253元。
五星级酒店曾给人奢华、高冷的印象,价格门槛更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如今,它们却以亲民的价格,将美食带到大家身边,这种转变冲击着大众的固有认知,大众的反馈也是积极的。一方面,这满足了大家对高品质美食的需求,带来了新消费体验,不用花大价钱走进酒店,在街边就能尝到星级主厨的手艺。另一方面,酒店品牌的背书也让消费者更放心,不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如济南就有酒店推出10元午市套餐而深受周边上班族欢迎。
事实上,类似酒店“弯腰”摆摊的现象并不鲜见。从浙江的银泰大酒店到四川巴中的希尔顿花园酒店,多地酒店纷纷加入“摆摊大军”,卖起了盒饭、包子、卤味这些接地气的美食。放下身段的背后,是酒店行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寻求新增长点的务实选择。当下,酒店餐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加之公务宴请缩减、商务差旅收紧等因素,酒店经营面临不小压力。行业数据显示,多家酒店2025年Q1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在此背景下,酒店将原本依赖少数高净值客户的“金字塔模式”,转向覆盖大众的“长尾市场”,有助于将闲置的人力、厨房产能转化为增量收益,让非高峰时段的资源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营压力。这不是降维打击小商贩的零和博弈,而是酒店业在存量市场中开拓增量空间的创造性自救。
当然,酒店摆摊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与普通街边小摊相比,酒店的人力、房租、食材成本更高,如果没有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很难实现真正增收。与此同时,这种“弯腰”求生的策略也引发行业担忧:摆摊后,酒店原有的品牌定位该如何维持?当顾客习惯于38元购买五星级小龙虾,是否还愿为店内同等菜品支付数倍溢价?也就是说,弯腰求生不难,难的是在俯身时如何重构挺立的支点。这不仅考验酒店经营者的智慧,也考验整个行业的韧性。
高端餐饮的转型绝非简单地将餐车推到街边,更需要重构价值创造体系。比如,在优化成本结构方面,酒店可以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降低食材成本;在人力安排上,合理调配员工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品牌建设上,深耕场景化运营,将摊位转化为品牌体验触点,通过扫码会员体系等打通流量转化链路;开发产品线时,以街头爆款引流,以店内特色增值,针对不同场景,如家庭聚餐、单人用餐、节日庆祝等,设计不同菜品组合,避免单一低价依赖等等。这场转型的成败不在于是否“掉价”,而在于能否通过技术赋能、产品创新和生态整合等在烟火气中重塑价值。
五星级酒店的地摊热潮,恰似服务业转型的生动注脚。期待这场源于生存压力的突围,演变为服务本质的回归——创造连接,创造价值,创造人人可享有的美好体验。
彩云网评所登载的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欢迎关注彩云网评,投稿邮箱yncywp@163.com,稿费从优。